首页>热门攻略>青刺果_丽江特产

青刺果_丽江特产

时间:2024-09-10 16:22来源:编辑

青刺果

青刺果的基本介绍

青刺果,又称阿娜斯果,是一种多年生的稀有木本油料植物。根据《世界植物书库》和《滇南本草》的记载,丽江地区的海拔2300米至3200米的高寒冷凉山区是其主要野生资源分布区。在纳西语中,青刺果被称为“阿那斯”。青刺果还有其他名称如青刺尖、打油果。它主要生长于海拔1800—3000米的山坡、荒地、地边、路边以及阴湿山沟灌丛中,在海拔2200—2700米地带尤为常见。青刺果是一种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经济植物。

青刺果的营养价值

研究显示,青刺果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,包括油酸(33.38%)和亚油酸(40.82%)。此外,还含有17.2%的棕榈酸和6%的硬脂酸,并富含多种维生素,如维生素A(3.5 mg/100g)、维生素D(2.1 mg/100g)、维生素E(11.2 mg/100g)和维生素K(0.30 mg/100g)。青刺果油还含有丰富的钙、硫、锰、镁、钾、磷、锌和铁等常量及微量元素,其中钾含量最高,达9.8 mg/kg。钾对于维持正常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、肌肉功能以及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。

青刺果的产品特点

青刺果树为落叶灌木,丛生,株高2—3米,冠幅3—4米。老枝呈黄褐色,幼枝呈青色,有刺且有纵向条纹。刺长3—6厘米,坚硬,因此得名“青刺果”。刺在一年后会变成果枝。叶子近似革质,单叶互生或簇生,呈卵形,边缘有细锯齿,表面光滑,通常长5—7厘米,宽2—3厘米。托叶较小,总状花序,腋生,白色,11月至次年2月开花。花开后叶落,形成幼果后再长出新叶。果实呈肾形或长圆形,成熟时呈黑褐色,长1.5—2厘米,直径0.8—1厘米,成熟后自然脱落,此时可进行采集。

青刺果的历史由来

青刺果是一种野生植物。20世纪20年代,美籍奥地利著名植物学家约瑟夫·洛克博士在丽江进行了长达27年的考察,发现了在寒冬中依然盛开的青刺果。这种植物在当地被称为“青刺果”,被誉为“吉祥树”和“百花之王”,被纳西族、藏族和摩梭人广泛用于食用油加工及医疗保健、护肤、美容。摩梭人尤其喜爱青刺果油,将其用于护肤护发,保持皮肤柔嫩、头发乌黑光亮。

青刺果的制作方法

青刺果从4月中旬开始成熟,海拔较低的地方5月份已大量成熟,海拔较高的地方则在6月份成熟。成熟的标志是果子由绿变黑褐色。果子成熟一批,采摘一批。采摘时可用勾子勾住枝条,用手采摘,也可以在树下铺塑料布,用棍子轻轻敲打树枝,让成熟的果子落下。果实初绿或红褐色表明尚未成熟不宜采摘。未成熟的果子既不能做种子,含油量也少,出油率低,质量不佳。果子采摘后,需用手搓洗,除去果肉和杂质,晒干,并用麻袋包装好存放在通风、干燥的室内妥善保管,注意防虫、防鼠害。

青刺果

返回顶部